曾經的日漫確實神作頻出,現在看著每個季度出的“異世界連連看”,真的連點開的欲望的沒有,“龍傲天”爽文也已經看的夠多了,翻來覆去,也就是哪幾種套路,炒冷飯與翻拍重置也是層出不窮,制作流程也逐漸流水化,老牌長篇連載漫也越發注水嚴重,感覺每一集都在水劇情。
不得不說現在的日漫真的越來越商業化了,從以前的用心做動漫到現在的用腳做PPT。
從宮崎駿時代到商業化流水線
從宮崎駿時代的一幀一幀手稿,到現在的批量制作,只需要有個劇本,分分鐘做出一堆套路番來,細節真的不能看,各種崩壞,各種粗制濫造。說真的,宮老的動漫看起來真的既流暢又舒服,就比如說宮老的《千與千尋》這部作品,從人物的動態,到氛圍的渲染,以及背景文化的藝術氣息,都是頂尖的水平,崩壞什么的不存在的,大家可以隨意的去按暫停,每一幀都是一張壁紙,這就是好動漫與壞動漫的區別,從它的制作上就已經決定了。

近期出現的“異世界輕改”系列,這些編劇就是看準了,只要帶上異世界,準有人來買單,只需要把原本世界的東西,都搬到異世界來,就會有賣點,人氣也不會差,檔次也能提升一大截,制作、內容什么的都不重要,偶爾踩踩紅線,發發福利,就能拉回整部動漫的口碑。
現在吃ID的情況也是越發嚴重,就拿《火影忍者》《龍珠》來說,明明早就到了可以完結的地步,卻偏偏還要,把新人舊人拉出來,繼續編故事圈錢,強行把故事繼續下去,他們就是看準了,為了情懷,觀眾肯定回來買賬,他們也不管風評如何,導致口碑急劇下降,《博人傳》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,每次看都會憋一肚子氣,真的是折磨。
作品的好壞和利潤的多少沒有必然關系
再來說說現在動畫制作公司的收入問題,在網絡發展的影響下,大家的版權意識已經越來越強,就拿動漫板塊來說,各大平臺都利用會員制度,讓大家得以觀看到付費正版片源,而那些原作者和制作公司理應收入越來越穩定,制作上面也應該越來越好,然而卻多出了這么多粗制濫造的圈錢動漫,簡直是讓人大失所望。
說到底,產業是否發達,跟作品是否擁有高質量是沒有絕對關系的。這理論同樣可以解釋中國游戲業,做“屎”就能賺,誰還會做飯。
其實這個也不能完全怪作者和制作公司,就目前這個動漫圈的氛圍,就是逐步的快餐化,慢熱型的番劇,觀眾的人氣就比較低,很多人都看看前幾集,感覺沒意思,就直接棄坑了。
渣作占比逐漸增大
大家應該也感覺到了,現在每個季度連載的動畫基數越來越多了,然而評分卻越來越差,顯然是渣作的數量也逐漸增多,比例當然也會變高。再仔細看看年度動畫的內容列表,應該會發現,情懷向、泡面番的增多,而這些評分也都在中高分左右浮動,而那些中低分數都是那些不堪入目的渣作甚至糞作,以及一些獵奇作品,這些也是拉低整體分數的重要主力。
并不是我們觀眾的口味變刁了,而是現在的制作真的越來越貧窮了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感覺,以前是佳作太多,不知道看哪一部,而現在是找一部想看的都非常困難。
結論
只能說現在的動。漫公司早就不把我們這些老觀眾作為主要目標了,我們這些老觀眾口味又刁、眼光也高、又難伺候、還總是挑刺,去迎合那些低齡觀眾的口味多好啊,只需要賣個萌、送個福利,再裝個X,中二又熱血,自然賺的盆滿缽滿。
其實這也是動漫行業成熟化的體現,也是一種另類的“繁榮”,高質量作品自然在金字塔頂端,數量極少,而這些“貧窮”制作的作品自然也在金字塔底,不求文明于世,只求勉強能夠生存。
廈門動畫:http://www.gibelink.com